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地方志工作是为国存史的文化基础事业◆■◆★★,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一支重要力量,它有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重要作用。大英县在完成第二轮修志的基础上,坚持综合年鉴一年一鉴,全面、系统、准确地记述各学科★■★◆◆★、各部门、各行业的新成就、新发展、新变化、新动态、新问题,为后期科学研究工作提供翔实、准确的线索。全面收集、记载脱贫攻坚战的奋斗历程★◆◆◆◆◆,编纂出版《大英县脱贫攻坚图志》,客观科学地记录脱贫攻坚取得的显著成就和发生的巨大变化■◆◆◆■★,讲好脱贫攻坚的大英故事◆■■。多渠道收集◆★◆★■★、整理★■★、保护1911年至1985年版乡镇志书,采取影印模式,在维持原版面貌◆★■★、内容的情况下,翻印出版区域乡(镇)志合集◆◆★★,确保珍贵的典籍文献得以更好保存、传播★★◆■、延续,为文史爱好者提供真实可靠的历史文献资料。全域启动大英县镇(街道)志★★■★■、示范村志,为第三轮县志编修奠定基础◆◆◆。系列书籍的编纂出版,记载着大英历史长河中的发展变化,承载着大英文明历程的记忆◆★,推动着党史学习教育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切实在担当作为、为民办实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添彩助力。
地方志关乎历史延续、文化传承,地方志系统担负着依法治志和修志、读志、用志的重要职责★★◆。大英县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中心按照★◆◆◆“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总要求◆★■■■,深入挖掘区域地下党组织建立◆◆◆、早期民盟组织建立★★、成立党的武装组织及开展武装斗争、迎接解放等史实资料,建成象山书院红色文化党史教育基地;收集资料,编纂出版《大英历史大事记》等地方文献;强化载体建设★★★◆◆◆,深入开展史志“七进”■★★■◆★,跨区域承办“红色场馆联盟”巡展巡讲,充分履行■■■★◆“以史为鉴、资政育人、服务发展”职能◆★◆★★◆,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为建设◆■★■★“大美大英”贡献史志力量★◆★★。
地方志理论研究是促进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和重要举措。大英县注重历史挖掘★★■◆◆★、调查研究、推陈出新■★■◆◆★,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加强地方史和地情文化研究■◆■,推出首部本土原创大型革命题材话剧《谭位中》,在打磨剧目的同时,注重融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象山花锣鼓等大英本土传统艺术★◆■★★◆,向观众献上了一台兼具传统文化与红色基因的精美文艺演出,让广大党员干部和观众走进红色记忆,重温往昔峥嵘岁月,得到干部群众的热烈好评。同时,大英县成立专班★■■■◆◆,协助《中国影像方志·四川卷大英篇》挖掘地情文化★◆★、选择重点点位、录制精彩片段等,研讨《中国影像方志·四川卷大英篇》脚本史实并严格审核。《中国影像方志·四川卷大英篇》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是对大英的推介◆★■★、宣传,是从中华文明的角度解读地方志★◆★★■■,是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优秀地方志研究成果,为地方志事业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二是做细史志文化宣教,夯基垒台。为延伸工作服务触角,充分发挥◆★■◆★■“存史、资政、育人★■★★◆”作用,提升史志服务全县工作大局的水平能力,大英县结合乡村文化振兴■■◆◆◆■,不断打造史志活动阵地,在大英县图书馆开设史志专柜◆◆■,在玉峰镇斗笠村★◆★★★◆、卓筒井镇为干屏村★★★■、隆盛镇土门垭村建村史馆,在象山镇凤阳村、隆盛镇玉龙村建史志角,在花园社区★◆◆、大英文轩职业学院等建史志阅览室,累计捐赠地情书籍1600余册■◆★◆。
大英县地方志工作者,既要立足各自工作岗位,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又要创新方式、深入挖掘,找好地方志工作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长效常态的结合点■◆◆■■、融入点、发力点★◆■★、突破点,特别是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载体◆★◆,开展“移动的红色精神■◆■◆”宣讲活动;成立党史宣讲小分队,走村入户开展党史“七进”活动;编研本土话剧剧本,弘扬大英城市精神;赠送地情书籍◆■◆★◆◆,传播史志知识■■★;结合乡村振兴,规范建设史志阅览室等,真正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贡献才华与智慧,以优异的成绩努力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
大英县以省级革命老区为载体,将学习党史与红色资源挖掘保护工作结合起来,通过排查走访,深度挖掘◆★★★■,整理红色资源77个,对其中的象山书院进行重点挖掘。协调组建大英县象山书院党史教育基地“1+1+1”工作组(即一个基地建设领导小组、一个陈列大纲专班小组、一个基地管理领导小组),各司其职★■、凝聚合力■◆★,研讨设计方案,充分挖掘史实,形成展陈大纲■◆■■◆★,反复打磨室内布展■★◆★■★,于2021年6月30日建成大英县象山书院红色文化党史教育基地并开馆。该馆占地面积达5100余平方米,系大英县第一个红色场馆,弥补大英县党史党性现场教学基地的空白★◆■■,为各级党组织开展党史党性教育提供了有内容、有深度、有内涵的现场教学阵地。2022年推进象山书院名人展陈★★■◆◆■、墨坛廊庭书画作品布展、风雨长廊廉政文化展示、红色驿站大讲堂◆◆■、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展厅等建设■■◆◆。2022年6月◆■◆■◆★,该基地被命名为“遂宁市党史教育基地”“遂宁市首批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星级阵地★◆★★■★”等称号◆◆■◆。目前★◆■★,基地已接待县内外团体400余个,20000余人次参观学习◆◆★★★◆。
大英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中心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永恒课题常抓常新,重点围绕“编■■★、研、好◆◆★★■■”三个方面,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大英县地方志在服务党史学习教育中,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党史工作的决策部署,把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纳入地方志研究服务的重中之重,在关键环节上下功夫,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做好服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19年9月16日,习在河南考察时强调,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材料■★,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二是把红色活动组织好。为贯彻落实《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持续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大英县积极融入遂潼川渝毗邻地区党史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率先启动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为主题的巡展巡讲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更好地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力量★★■◆◆,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精神养分,感悟初心使命◆★,赓续红色血脉。
一是把红色资源利用好★◆★。大英县深挖蕴含在地方志书中的红色资源,精选红色遗址,分类录入省级红色资源平台;撰写政协提案1篇◆■,建议把大英县象山书院红色文化党史教育基地、烈士陵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纳入县级红色旅游路线规划范围,同时在象山书院建立镇级党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红色课堂★■”■★◆■◆★。目前大英县象山书院红色文化党史教育基地已成功创建为遂宁市党史教育基地◆◆★★■■。
一是做实法律法规宣传,固本培元。在县政府常务会会前学法中■★,学习《地方志工作条例》《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实施办法》,让各单位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启动编纂乡镇(街道)志、村志,做到依法编史修志;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视、报纸等多种传播媒介及设立流动宣传站点◆■,提高社会知晓率和关注度■■★◆■◆;结合大英历史、大英文化■★、大英特色,收集整理全县地情文献资料,整理旧志,推进地方志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等工作,方便志书为社会各界利用。
三是把红色记忆留存好◆■。为切实把大英红色故事讲深◆★■★◆、讲透、讲好,引导和感召全县人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大英县对抗美援朝运动相关资料和“两路”精神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为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全面性,大英县采取■■★★◆“四步”工作法■◆,全面排查★■★◆,摸清抗美援朝和参加■◆◆★★■“两路”建设老兵底数◆■★;制定方案,印发通知,征集抗美援朝老战士留存的资料(含回忆录、口述史、音像、照片、勋章◆★◆★、荣誉证书等);分门别类细化口述史征集提纲★★■★,开展入户走访■■◆◆,录制视频,征集口述史16篇,完成综述1篇,被《四川抗美援朝老战士口述史》采用6篇■★◆■◆★。
一是常规编纂地情书籍★■★◆。按时按质编纂出版发行《大英县委执政实录》《大英年鉴》。
习指出:“理论上坚定成熟,什么力量也不能动摇我们”。正所谓■■★“土能浊河,而不能浊海;风能拔木◆■◆★,而不能拔山◆◆■◆◆。★★”理论修养是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大英县地方志工作者将始终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揽,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四川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遂宁市委八届七次全会◆■、大英县委六届十三次全会决策部署★■◆,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学习“四史”■★■,学出信仰担当,学出为民情怀★■■◆,学出过硬本领★◆◆★★,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为民。
二是创新编纂大事记。梳理大英县建县23年来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编纂出版发行《中国大英历史大事记(1997—2020)》,记录展现历届县委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励精图治、砥砺奋进的光辉奋斗历程■◆★★■。
三是做优特色活动宣传,推陈出新★■■。为持续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构建遂潼川渝毗邻地区党史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大英县率先启动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为主题的遂宁潼南铜梁“红色场馆联盟”主题巡展巡讲(遂宁站)活动,推动红色文化保护与传承■◆★★◆,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更好地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力量,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精神养分◆◆★★,感悟初心使命,赓续红色血脉◆◆,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持续深入■■◆。持续组织开展“弘扬革命文化、争做时代新人”主题巡展巡讲——遂潼一体化★★■“行走的思政课”走进大英县各个学校★◆。积极编排上报《大英象山的红色记忆》短视频,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举办的“知史爱党 知史爱国■★◆★”全国党史故事短视频展播活动中荣获“红色地标类”作品三等奖。
三是高质量编纂《大英县革命老区发展史》。梳理大英县四川省革命老区县由来资料,组建专班、成立编委会,组织编纂出版《大英县革命老区发展史》★★,全书收集图片300余张◆★■,23万余字,全面反映大英县作为省级革命老区县1921年至2021年的革命和发展历程。这些书籍的编纂■★★■★,客观记述了在党的领导下,大英各级干部群众投身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进而丰富党史学习内容。
党史学习教育既是一次全面深刻的政治教育,也是一次对思想的淬炼、对精神的洗礼、对灵魂的净化,大英县地方志在服务党史学习教育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活学活用不足■◆■★■,转化运用不够,服务水平不高,发挥作用力度不强等短板■◆,今后需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做好工作谋划,充分发挥地方志■◆★■■“存史、育人★■◆◆■、资政”功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推进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作出积极贡献★■。
大英县地方志工作者必须敢担当、善作为★◆★■■■,牢记“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的职责使命,高质量编纂年鉴、执政实录、大事记及其他地情书籍,创新编纂乡镇(街道)志、精品村志,为第三轮《大英县志》编纂和《中国大英历史》(第三卷)编撰做好充分准备◆◆★◆■◆;持续完善象山书院◆■★■、卓筒井■■★◆、蓬基井等红色资源的传承与保护◆◆◆■★◆,做好贾岛文化的深度挖掘,建立地域文化品牌,塑造大英特色,以文化带动乡村振兴★■◆★◆,促进地方志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不断深化,推进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